一、 全市涉人伤交通事故现状
随着本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全市道路交通网络日益发达,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也在快速增长,为经济建设、居民出行、社会民生带来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这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与 全省其他地市比较,本市目前的人伤交通事故呈现出以下几种现状:
数据来源说明:因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车辆保险业务占本市市场份额45%以上,2020年承保机动车辆21万台,公司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区域交通事故现状,故以此为依据。
现状一:涉人伤事故发生率高。根据公司内部数据统计,近三年(2018-2020),每一万辆承保车辆,衢州地区的人伤案件数均为全省最高,分别达到401件、410件、374件,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0件以上,和第二高的舟山也有40-50件的差距,表明衢州属于全省范围内的人伤事故高发地区。
所属地市 | 万车人伤案件数 |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衢州 | 401 | 410 | 378 |
舟山 | 360 | 355 | 328 |
嘉兴 | 336 | 323 | 302 |
湖州 | 324 | 295 | 290 |
金华 | 319 | 364 | 264 |
绍兴 | 317 | 346 | 312 |
丽水 | 300 | 291 | 237 |
台州 | 284 | 310 | 240 |
浙江 | 280 | 296 | 250 |
义乌 | 241 | 267 | 216 |
杭州 | 230 | 250 | 195 |
温州 | 219 | 233 | 208 |
现状二:死亡事故多、占比高。根据公司内部数据统计,近三年(2018-2020),衢州地区万车死亡案件数在全省一直最高,案件占比数值从2018年的3.12%发展到2020年的2.96%,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2018年和2020年的案件占比排名均为全省最高。表明衢州地区的涉人伤事故中死亡事故比较多,交通事故的危害性较大。
所属地市 | 万车死亡案件数 | 万车死亡案件占比 |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衢州 | 13 | 11 | 11 | 3.12% | 2.80% | 2.96% |
金华 | 10 | 11 | 5 | 2.99% | 2.92% | 2.06% |
台州 | 9 | 8 | 6 | 3.01% | 2.74% | 2.50% |
湖州 | 9 | 6 | 8 | 2.63% | 2.14% | 2.61% |
舟山 | 7 | 6 | 5 | 2.06% | 1.63% | 1.62% |
绍兴 | 7 | 7 | 5 | 2.19% | 2.15% | 1.76% |
浙江 | 7 | 7 | 5 | 2.34% | 2.27% | 2.05% |
丽水 | 7 | 7 | 6 | 2.17% | 2.56% | 2.54% |
嘉兴 | 6 | 6 | 5 | 1.85% | 1.87% | 1.68% |
义乌 | 6 | 5 | 4 | 2.32% | 1.73% | 1.73% |
杭州 | 5 | 5 | 3 | 2.04% | 2.00% | 1.72% |
温州 | 4 | 5 | 4 | 1.88% | 2.32% | 2.05% |
二、 涉人伤事故高发原因分析
涉及人伤事故高发原因主要涉及人、车、道路三大因素,本文重点针对本区域表现较为突出的几点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一是电动自行车人伤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电动自行车因经济实惠便捷,已成为大家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护措施差、安全性能不足,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公司内部数据统计,2020年,公司所受理的所有车险人伤案件中,涉电动自行车占比在60%以上,说明需进一步完善骑行人员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二是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不规范。根据公司目前内部数据统计,2020年,已承保的网约车数量仅有57台,而同期,杭州区域承保数量达到了47700台,温州区域也有6500台,虽本市网约车数量没有上述两区域多,但57台这一数字也与本市实际网约车数量严重不符,绝大部分兼职网约车司机在未按照本市出台的《衢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规定,获得网约车运输证和网约车驾驶员证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便可直接在网约车平台上开展网约车服务,网约车运营风险被明显放大。
三是道路配套建设不够完善,人车抢道。目前全市人员密集的路口还未全部设置天桥,实现彻底的人车分流,部分道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到未完全隔离,在城乡结合路段的岔路口较多,部分路段的路灯等配套安全设施建设还未到位,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 下一步工作建议
基于目前本市的人伤交通事故现状及原因剖析,为进一步降低人伤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治理水平、助力平安衢州建设,笔者有以下几项建议:
一是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推动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通过“警保联动”、“两站两员”等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奖罚结合,加快提升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可重点依托电动自行车保险服务,提高电动自行车的保障水平,增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降低营业交通安全风险。根据国家及地方法规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车辆及驾驶员的经营管理,刚性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必须按照本市出台的《细则》要求,对网约车进行“双证”资质审核,确保所有实际从事网络预约服务的车辆均符合营业要求,有效降低网约车营业风险。
三是加强道路配套设置建设,加快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道路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抓好人车分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岔路口预警、点亮道路工程等重点环节,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蒋肖炜
2021年2月20日
衢州市公安局关于对市政协
七届五次会议第358号提案的答复
衢公函〔2021〕122号
蒋肖炜委员:
你在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降低人伤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治理水平、助力平安衢州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35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道路安全专业委员会平台,积极推进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逐年下降,2020年交通事故亡人数较2016年下降了43.47%。
2021年以来,衢州交警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一是持续强化交通违法整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6.96万起,同比上升37.29%,现场查处14.80万起,同比上升11.08%,其中酒驾(醉酒)1404起、分心驾驶5791起,失格失驾527起。二是持续深化道路隐患治理:今年以来,市、县两级道安办共排查交办各类隐患400余处,进一步加快隐患治理速度,加强隐患治理力度。全市26处省、市两级挂牌治理点位有6处已经完成整改施工。30处穿镇穿村事故多发点位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对沿江公路、通景公路等隐患风险突出道路进行全面排查,交办治理相关隐患207处。三是持续优化交通安全宣传:深化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及各类媒体的衔接,持续加大警示曝光宣传力度、加大“8090宣讲团”宣传力度、加大基层网格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共推出安全提醒和交警部门重点整治报道共计600余条,超员载客、分心驾驶、非机动车主题系列宣传8个,组织面对面宣讲活动105场,“空中课堂”5场。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重点人、重点车和重点路等方面进一步强化道路安全管理措施。一是安全隐患整治再加强,加快推进2021年省市级挂牌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动态推进隐患排查,以事故到场制、“啄木鸟”行动、亡人事故“三跟踪”为载体,专群结合,动态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二是违法行为查处再加强,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对严重交通违法“零容忍”,坚持从严处罚、顶格处罚。三是安全宣传教育再加强,切实改变“无效宣传”的形式主义做法,实施“点穴式”“靶向式”宣传,切实提高宣传的精准性、实效性。四是责任追究再加强,充分运用好“十条军规”、《衢州市道路交通事故问责暂行办法》以及亡人事故“三跟踪”工作机制,对事故防控工作不重视、不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追责。
针对网约车管理问题,自2015年起,以滴滴出行为主的网约车开始进入衢州市场,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多措并举依法依规稳步推进网约车规范管理工作。一是研究制定网约车监管政策。2017年2月14日出台实施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衢政办发〔2017〕4号),针对我市出租汽车改革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对网约车发展和网约车经营行为进行总体规范。2017年2月25日出台实施了《衢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了网约车经营服务,根据国家规定,明确车辆、驾驶员准入条件。《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的出台为规范我市网约车发展、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持续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营运行动。针对平台公司持续向未取证车辆和人员派单行为,市交通运输局多次牵头部署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近三年查处网约车非法营运300余起,处罚金额300多万元,有效打击了网约车非法营运行为,加快了网约车的合规进程。三是加强对平台公司的指导监管。一方面帮助指导平台公司办理落地许可,另一方面针对网约车平台企业违规经营问题多次约谈平台公司衢州负责人,特别是针对滴滴平台车辆办证进度慢、合规率偏低问题,行业管理部门多次约谈,明确提出要求,督促滴滴平台加快办证速度。组织开展网约车平台安全检查,明确提出督查整改意见,要求平台企业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车辆合规进度。截至5月14日已有滴滴出行等1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在我市办理落地许可,其中滴滴出行平台一家独大,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截至5月14日全市共有11329人取得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共有404辆车子办理网约车车辆营运证。
下步,相关职能部门将持续推进网约车规范经营,确保从事网络预约服务的车辆符合营业要求,降低网约车营业风险。一是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平台公司落地许可后,督促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牵住平台这个“牛鼻子”,建立起政府管平台,平台管驾驶员和车辆的监管模式。督促平台加强车辆、驾驶员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准入条件把好车辆和人员的准入关,做好驾驶员的关于有关法律法规、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督促平台强化安全管理,接入的车辆在投入运营前必须经过检测,包括车辆保险、基本技术性能等。二是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创新行业监管方式,强化数据监管力度,对信息进行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促进网约车管理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部门间和各部门内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全过程、痕迹化、多部门联合监管,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三是加大宣传引导。通过报纸、电视、电台、新媒体、网站等多种渠道开展网约车行业政策宣贯,引导乘客乘坐合规网约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公安局
2021年6月16日